歌剧电影《贺绿汀》杀青!剧组200人战高温、克难关,廖昌永瘦了

有轨电车叮叮当当驶过南京路,黄包车夫匆匆奔去,小商贩们在路边卖力吆喝……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街头,贺绿汀参加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子们在街头组织的抗战募捐活动。鼎沸的人声呼应青春的脸庞,学生们的义举激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募捐队伍。

歌剧电影《贺绿汀》8月27日在车墩影视基地杀青。这是中国首部8K全景声实景原创歌剧电影,由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主演,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执导。

拍摄现场,导演滕俊杰给主演廖昌永说戏

《贺绿汀》立足上海红色基因,以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宏大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贺绿汀如何把个人融入大时代,成长为人民音乐家的故事。影片计划明年上映,献礼建党百年。

冒着高温和阵雨,歌剧电影《贺绿汀》在车墩影视基地杀青

红色精神、时代风范

因为疫情,《贺绿汀》拍摄推迟半年,其间主创完成了剧本、音乐的修改。片中全部角色由上海音乐学院师生出演,为了保障教学,绝大多数拍摄工作都在暑期高温中进行。室外不用说,室内灯光一打,开着空调也达33摄氏度。上海广播电视台魔D电影工作室承担了整部电影的全流程制作,自七月末开机以来,剧组近200名演职人员转战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车墩影视基地、上海音乐学院等地,以内外景相结合的手法,完成了该片拍摄工作。

制片人徐玮满头大汗

迎高温、战暴雨、抓进度,还要保障防疫,对于大部分初次出演电影的上音师生而言,拍摄过程绝不轻松。剧组严格落实闭环式防疫管理工作,错峰返程返岗,消毒、就餐、拍摄、返程等多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管理规范。

拍摄现场,忙碌的滕俊杰

开机当天,上海广播电视台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成立了剧组临时党支部,在拍摄期间通过召开临时党支部工作会议的方式,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电影的拍摄秉持“红色精神、专业特色、时代风范”,成为一堂生动的“四史”教育课。

歌剧电影《贺绿汀》拍摄现场

明年,歌剧电影《贺绿汀》上映时,还将伴生一部纪录片、一本连环画和一本画册。通过“1+3”的形式,展现贺绿汀“人民音乐家”的风采、拍摄的台前幕后、歌剧电影自身的魅力以及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突破成果。

要形似,更要神似

第一次“触电”的廖昌永说,演电影,他还是一个“幼儿园大班学生”。虽然已在舞台上扮演过“贺绿汀”,但对着摄像机演和在舞台上演大不相同,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会被放大。

为了接近贺绿汀当年的体形,廖昌永制定了健身计划。高温中,他坚持每天花一两个小时跑步,“其实健身跑步不难,最难的是不能吃东西!”廖昌永笑着说。

歌剧电影《贺绿汀》剧照

1934年,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在拍摄这场参赛和获奖的内景戏时,廖昌永在台上弹奏起熟悉的乐曲,不禁感触良多:“我大学钢琴结业的时候,考试弹的曲子也是《牧童短笛》。”

廖昌永说,自己的出身和学习经历和贺绿汀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从一个小地方来到上海,在师长们的帮助下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年轻时,他曾得到过贺绿汀先生的指导,贺老一直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在他看来,比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学习贺绿汀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对于廖昌永的表演,导演滕俊杰很有信心:“我和我的电影团队都非常满意,整体的表演细腻、有张力,而且有发自内心的对情绪的调动,他会感染观众的。”